第385章 颜思齐的恩公(1 / 3)

加入书签

颜思齐出海两年,手下就已经有了三条海船,并且同结拜兄弟杨天生一起投资进行台湾岛开发。

那少年抬头说道:“恩公在八闽帮助的人太多,想必不记得在下了。”

王文龙点头说道:“这监督会也是我们一起办的,我自然会上心。”

“钱财上都凑手,我也有不少海商朋友,路线也都安排好了,”姚旅说道:“只是监督会的事情,还要建阳时常关心,哪怕你回了江南也要时常询问些情况,帮着镇镇场子。”

他道:“开垦是以点带面,怕的不是现在没人,而是怕福建这边的政策一年一变,最怕等我们将良田开垦好可以吸纳人口时衙门又不放人了,我看建阳公的《葡萄牙国史》里头写欧洲人的殖民都是有计划的输送人口,不像我们这里,闹饥荒时人就跑去,等饥荒平息了又纷纷想着回大陆,福建的官府还到台湾吸纳青壮回流来种地交税,甚至说什么海禁,这样没长性,岂不是平添了开垦的难度?”

泉州,李家,王文龙和姚旅坐在院中喝茶。

王文龙问道:“园客兄,监督会的进展如何了?”

姚旅说道:“福建的士绅报名很踊跃,加上徐抚台推荐的人,如今八个监督员的职位已经选定。”

“你这次去台湾,感觉三一教的村子里对于进日事情可还配合?”

大员和台湾的称呼在万历年间都已经出现了,这两个词在闽南话中的发音相差不大,都是根据台湾岛当地土著人的发音音译过来的说法。

姚旅不仅对于殖民海外之事上心,而且还身体力行,这几天刚刚从台湾岛上考察回来,入冬之后福建的海况并不好,但是因为这段时间台湾民团的成立,还是有大量船只往返于大陆与台湾,只不过要出海,危险性也是不小。

王文龙推行瓜菜代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那时他们还小,多半受过瓜菜代的福荫。

王文龙和姚旅正在说话的时候,突然有李家的佣人跑过来禀报说:“姑爷,杨海主派来的使者到了。”

这时姚旅突然说:“建阳,我想去一趟西洋。”

这少年今天是代表杨天生来和王文龙商量台岛开发之事的,如今杨天生等海主组成联盟正在海上和李家争利,所以李家的几个人看着这少年脸上颇有防备之意。

三一教的监督会中本来就有徐学聚的人,三一教再出叛徒的可能性不大,而姚旅说的镇场子是要王文龙督促三一教别放松了开拓汉人土地的事业。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可是这两年随着福建洋面的形势风云变幻,特别是荷兰人占领澎湖一事之后,朝廷又传出应该调整海禁政策的消息。

原历史上颜思齐是今年才因为家业被税监掠夺,愤而杀死税监之后才逃亡出海的。

不利因素两相交杂,原历史中到了天启四年朝廷就会下令禁海,之后又屡次反复,过程中对于海贸的限制不断加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