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探案录 第60节(1 / 5)

加入书签

王江宁正兴致勃勃地瞅着哪家的猫漂亮,李老吹忽然开口说话了:“江宁,你看这各种行当,它都有自己的规矩和地盘。卖猫鱼的在猫鱼市,卖豆腐的在豆腐坊,卖菱角的在菱角市。为师之前说过,咱们搞侦探的,也有自己的地盘划分。你跟为师这么多年,这猫鱼市你想必也来过,可你从未接过这水西门附近的案子吧?”李老吹眯缝起眼睛,面有得色。

“对嘛,师父你还是个什么,管长?”王江宁一边敷衍着李老吹,一边继续偷瞅着脚边一只三色大花猫。

“那是自然。”李老吹对这只三色大花猫也来了兴趣,俯下身子揉了揉猫脑袋,那卖猫的贩子忙不迭地开始介绍这猫有多么聪明伶俐。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大家都知道一定要划片才能让人人有饭吃,但是你怎么划分这地盘,又是个麻烦事儿。所以这三十多家侦探社来来回回合计了也不知道多少次,才划了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少则两三家多则七八家。每月初,我们六区管长就要一起议事。”

-

-

“师父,我们这到底是上哪儿去啊?”王江宁气喘吁吁地蹬着自行车,颇有些怨愤地喊道。

从探事社一出来,李老吹就给自己叫了个人力车,并让王江宁骑自行车跟着,美其名曰帮助王江宁恢复体力。王江宁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师父这么做还是因为他抠。

那拉车的估计是才接到第一单,两腿生风跑得那叫一个飞快,竟是让蹬着自行车的王江宁都有点追赶不及。

“别着急,等到地方你就知道啦!”李老吹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回答着王江宁,语气格外悠闲。

“六区管长,听起来怎么和什么大官一样?”

“不是官,但比官管用。”李老吹故作玄虚地点了点头,“咱们这行当,大多是大清朝时的捕快改行来的。民国民国,怕是不比大清朝强到哪里去,大清朝的捕快可勤快着呢。民国的这些警察要是靠得住,哪有我们这些人吃饭的机会呢?”李老吹这番话,王江宁倒是深表同意。

“这江湖上四大门八小门三十六行当个个都有祖师爷,匠人拜鲁班,戏子拜明皇,咱们侦探这行当是大清朝之后才出的新行当,再加上大家大多是捕快出身,拜的祖师爷自然就是展昭。”李老吹又捋了捋那大花猫的毛。

“展昭?”王江宁硬忍住没笑出声来,想不到自己这行当的祖师爷居然是那个传说中的御前四品带刀护卫。

“所以这六区探首每月一会,咱们也有个名头,就唤作御猫会了。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之所以叫御猫会,其实也是因地得名。你看。”李老吹说着用手一指远处一个铺子。

王江宁只得咬咬牙,忍受着冬日早晨凛冽的寒风,继续猛蹬着自行车,追在人力车后面。

-

“客官,到了。”在城南的一个小巷子前,那拉车的嘎吱一下把车放下,露出憨厚的笑容。王江宁抬头一看,眼前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这里名作猫鱼市,顾名思义,就是卖猫啊狗啊鱼虫之类的宠物市场。

王江宁不知道李老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得停好自行车,扶着李老吹往巷子里走去。这猫鱼市巷子口虽小,但肚子很大,因而进了巷口,会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卖各种猫狗鱼虫的多是地摊,但也有不少铺子,有些铺面还不小。

南京城南特别是水西门一带,各类手艺作坊林立,从古至今便渐渐形成了以行当命名的地名,颇为有趣。这猫鱼市不消多说,其他诸如弓箭坊、豆腐坊、颜料坊、铜作坊、银作坊、铁作坊等等,也是五花八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